只做b超不能诊断附件炎,检查时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。与b超相比,更理想的检查方法是宫颈分泌物培养、多普勒超声、磁共振成像和腹腔镜检查等。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。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,有并发症,需要手术。
附件炎不能仅靠b超诊断,因为该病的诊断不仅需要影像学检查,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综合判断。附件炎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、腹痛和阴道分泌物增多,以及发热、头痛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。是由病原体感染子宫引起的炎症性疾病。
附件炎的检查方法包括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和腹腔镜检查,具体方法如下。
1.体检:盆腔检查可用于检查生殖系统异常。该病多数患者会有颈部疼痛、附件区增厚的症状,少数患者会有轻度压痛。
2.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:可通过抽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了解感染情况。这种方法既经济又适合大多数工薪阶层患者。
3.宫颈分泌物培养:可检查患者是否有细菌感染并进行药敏试验,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,指导临床用药。
4.血常规检查:个别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可能升高。这种检查可以用来确定患者是否有这种情况,是否是非特异性改变。
6.多普勒超声:可为输卵管充血敏感性的诊断提供依据,也可观察输卵管增厚、急性期积液及附件肿块,以及慢性期盆腔积液。
7.磁共振成像:其成像质量极高,可清晰显示盆腔脏器图像,多用于鉴别附件炎发作时是否有卵巢囊肿和肿瘤。
8.腹腔镜:仅限于药物治疗效果差,需要进一步诊断的患者。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极高,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可以直接用细菌培养。
附件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,多数患者经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后,可显著清除病原体,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。如因治疗不及时引起增厚、梗阻、粘连、肾积水、卵巢囊肿等症状,应手术治疗。治疗期间,患者应遵医嘱,按时定量服药,随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,避免无保护性行为,防止炎症和复发。